湖南卫视《歌手》已播出六期,观众的音乐歌单也愈加丰富。因为这每一首歌曲都是歌者用匠心的锤炼和不服输的坚持造就的,像从小酒吧唱到大舞台的赵雷,从原创的《成都》到演绎的《月亮粑粑》;“进口小哥哥”迪玛希从歌剧到摇滚变换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唱;世纪沸嗓杜丽莎呈现各种曲风致力于不一样的舞台表现......
《歌手》一播出,便在社交网络激起千层巨浪。不仅引众多网友热捧,也被业内高度评价为最具多元化特质、最兼容并蓄的音乐节目。
兼容并包 《歌手》呈现多流派音乐艺术之美
这个时代与从前最大的不同在于,衡量任何美,都不再用一把尺子标榜高下,音乐亦如是,它具有强大的包容性,适应不同心境、情怀和风骨,为不同文化间的人文交流与沟通搭建了桥梁。于《歌手》而言,其资源消耗之大、社会责任之重,在中国顶级歌手荟萃的音乐舞台之上,《歌手》需要拿出最具胸怀的气场。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兼收并蓄,《歌手》团队让国内外乐坛最顶尖的歌手,抛开荣誉和排位,聚集在这一神圣殿堂,切磋交流,给多流派的音乐美全新的呈现方式。
来自哈萨克斯坦斯坦的进口小哥哥迪玛希五期节目就带来了五种不同风格的歌曲,《一个忧伤者的求救》运用了流行+美声的唱腔,厚实低音+深入云霄的啸音相结合唱出了歌剧即视感;连连升KEY的《Opera 2》在哨音部分的颤音堪称完美;《The show must go on》则唱出了摇滚乐中内在蕴藏的Drama戏剧感;《秋意浓》未成曲调先有情,颇具古典的、欲诉还休的美;《Uptown Funk》则是唱跳结合动感十足。
老牌香港歌手杜丽莎是年过耳顺的音乐老顽童,她的歌声被网民称作“开口跪”,从列侬的名曲《Imagine》,到Beyond的金曲《真的爱你》致敬母亲,她不炫高音,不剑走偏峰,用心演唱经典,节目制作人洪涛都不吝给出“看到有这样的歌手在,就觉得节目一定要做下去”的评价。挑战歌手侧田对十年前的代表作《命硬》进行全新改编,融入自己的故事,有激情飙唱更有轻声“讲歌”,无论是音乐元素或是演唱方式,都让现场观众大呼饱耳福。
再加上林忆莲的“莲式”情歌,袁娅维的Neo-soul,赵雷的民谣,狮子合唱团的摇滚,《歌手》中风格迥异的唱将,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是门充满包容性的艺术。而这也主要得益于对于加盟的每位歌手,节目组和洪涛都给予了他们在音乐上的最大主动权。“怎么选好最适合的人进入,同时在音乐上有最好的保障,我们把主动权也交给我们的歌手,让他们与自己在幕后的合作者——音乐合伙人商议,怎么样与编曲、乐队碰撞出火花,在舞台上呈现出更好的作品。”
交流碰撞 《歌手》文化多元彰显气度非凡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没有交流与碰撞,只会圈地自萌很难迎创新和突破,文化尚且如此,作为文化的分支——音乐同样也如此。林忆莲在谈及为什么要来《歌手》时曾说,“《歌手》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平台,跟这么多优秀的歌手在一起会是自己一个学习成长的好的机会。”萧敬腾也说;“我们是来学习的。”只有风格各不相同的音乐文化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与碰撞才能产生不一样的音乐火花。
在本季《歌手》中,迪玛希23岁,杜丽莎60岁,是竞演歌手年龄跨度最大的一季。《歌手》中的歌手也都分别代表了50至90后人群的时代特点。每个年代的代表歌手都通过这个平台彰显着自己代表的时代文化,而每个年代的受众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音乐共鸣。
不止国内音乐文化交相辉映,《歌手》牵手迪玛希也带来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音乐到生活,中华文化对迪玛希的熏陶无处不在。迪玛希不仅台上台下努力学习中文,演唱了中文歌曲《秋意浓》,拜成龙为师学习中国功夫,而且还入乡随俗,春节期间在长沙街头置办年货。
而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迪玛希也让更多中国观众感受到了哈萨克斯坦斯坦文化。他在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上演唱了哈萨克斯坦斯坦特色歌曲《我的草原》;在见偶像成龙时,将哈萨克斯坦斯坦传统服装送到了成龙手上;在《歌手》与每位歌手见面时,迪玛希必用“贴面礼”......从语言、音乐、传统礼仪等多方面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哈萨克斯坦斯坦的文化。
音乐是一门充满包容性的艺术,不同年龄、种族、背景的音乐人可以在同一种旋律下彼此相知相惜,并通过各自的演绎让世界的音乐文化无障碍交流。而《歌手》节目从歌手类型的多元,到音乐曲风的多元,再到文化交流的多元,不同维度的多元化格局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不仅对提升观众的音乐素养、繁荣音乐生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事业贡献了力量。